宫位制的使用

印度占星学以预测事件为主,侧重后天宫意义的吉凶诠释。依此而言,会随着数理天文学的进展,注重后天各宫位的分界,然就其历史发展来看,并未在分宫制的使用上多所着墨,不像西方占星学的分宫制相关论述,相当热闹分歧。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传统的宫位制确已达到一定效果,值得信頼,无须昼蛇添足。

2.印度占星学是天启的知识,无须假借后天的人为处理。

3.印度的数理天文学或球面天文学,发展较西方为晚,反而省去掺杂天文座标中各种标准圈的繁复。

目前印度占星学最被常使用的分宫制,约为三种:

一、整个星座宫位制

整个星座宫位制(Whole Sign House System)的使用,证实印度占星学曾与希腊占星学交流过,其特色为:当上升点的星座确定后,即作为第一宫的起始星座;接绩的星座,作为第二宫的起始星座;尔后再按照黄道十二星座的顺序,依此规律作为其他各宫的起始星座。

如用事时刻,注视当时用事地点的地平线,倘若升起的星座为双子座,那么就以双子座作为命宫;接着的巨蟹座,即作为第二宫;狮子座作为第三宫;处女座作为第四宫;天秤座作为第五宫;天蝎座作为第六宫;射手座作为第七宫;摩羯座作为第八宫;水瓶座作为第九宫;双鱼座作为第十宫;白羊座作为第十一宫;金牛座作为第十二宫。

(整个星座宫位制)各宫的划分,即以星座为主,十分简单。

当上升点落于某个星座时,无论其度数为何,该星座即作为第一宫,而落于该星座内的行星,则一律作为命宫内的行星(宫内星);其他星座内的行星,也依次对应成为第几宫内的行星。这种方法相当简便,传承至今,至少超过两千年。

论述后天宫时,须强调宫内行星及宫主星的影响力。由于印度占星学界至今仍相当坚持不使用现代占星学常出现的三颗外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或小行星,因此,各星座的守护星(或称为宫主星),仍然以传统行星为主。请参见:

由上图可清楚得知各宫分别属于哪个星座,也可轻易了解与掌握各宫主星为哪颗行星。以上图为例,当上升点位于双子座时,即可推敲出其他各宫及宫主星如下表:

由于这种宫位制强调宫位的凶吉,因此特别注意各个行星本身的凶吉性质,以及因宫位所衍生的功能性,可能使原本的自然吉星转为功能性凶星。如上例的第七宫射手座和第十宫双鱼座,皆为始宫,当以其主星木星论断时,即带有功能性凶星的性质。行星的自然性质与功能性质交互辩证的技法,是印度占星学论断的特色与诀窍,其脉络便是由(整个星座宫位制)衍生而来的,所以请务必了解其特性。

(整个星座宫位制)可能是占星史上最古老的分宫制,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在托勒密之前尚有其他分宫制。由于其星座与宫位重叠,因此并没有西方占星学中的截夺宫(Intercepted House)问题,也没有宫始点当以何者为准的困扰。但其缺点是:天顶所坐落的星座,可能不同于第十宫的起始星座。然而,就西方占星学而言,天顶是极其重要的敏感点,如此一来,可能会产生论断上的误差。不过,印度占星学界似乎不以为意,因为长期传承下来的经验,即可作为支持的佐证,因此,(整个星座宫位制)至今仍是印度占星学界的主流。

希腊化时期的占星学,对相位的看法是以整个星座来论述之,不同于现代占星学所论述的相位观念。印度占星学的相位观念,亦从传统的整个星座来看,称之为(相映)。本书将于后文详述其用法?

二、斯里帕蒂宫位制

印度占星学中的宫位制,除了上述(整个星座宫位制),最常使用的就雇(斯里帕蒂宫位制)(Sripati House System),其方法跟西元三世纪希腊哲学家波菲利(Porphyry)所提倡的分宫制有些类似,因实务中甚少应用,我们不拟详述。

三、普拉西德宫位制

普拉西德宫位制(placidus House System),是西方占星学中最重要的分宫制。何以此宫位制亦被印度占星学界所采用,主因在于印度于二十世纪中窜起的(K.P.占星系统)。

K.p.占星系统)即采用(普拉西德宫位制)。由于此系统逐渐获得印度占星学界的重视,因此连带让(普拉西德宫位制)亦在印度备受瞩目。